來源:時間:2021-03-02 09:35:30 瀏覽:次
從供給端分析,北京地區PC構件生產企業從2018年5月的16家增長到2020年6月的26家,年化增長率為27.47%。截至2020年6月裝配式混凝土部品企業26家,生產基地39個,總設計年產能達418萬立方米,
上海地區房建類裝配式構件企業從2017年58家增長到2020年121家,兩年的時間企業數量大幅增加,年化增長率為44.44%,2019年上海地區PC設計產能為700萬立方,
從單體產能來看,北京企業單體平均年設計產能接近16萬方,上海的單體年設計產能僅有6萬方左右,
總體而言上海地區PC構件總供給狀況要高于北京地區,需求端可持續增長空間有限,兩個因素疊加導致上海PC構件的價格要低于北京,預計北京地區PC價格仍能夠在高位運行。
對于一個PC構件廠產品價格的分析我們首先要結合其地理區位,判斷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狀況,同時要結合當地供給增長和需求增長情況綜合考慮。
除了北京地區之外,后續我們推薦投資者關注海南和安徽合肥地區PC構件市場狀況,海南省提出到2022年采用裝配式方式的建造的建筑比例達到80%,預計全省2022年對于裝配式構件產能需求將達到2762.91萬平方米,約合394萬方(=2762.91/7)預制構件,從供給端看,目前海南省預制混凝土構件年產能約為28萬立方,面臨著較大的需求缺口,但構件廠的產能擴張需要一定的時間,預計PC構件價格有一定的上漲空間;
合肥地區2020年裝配式規模目標達到1000萬平方米,約合142萬方(=1000/7)預制構件,今年合肥市PC裝配式年設計產能為170萬方,假設實際產能利用率按照50%計算,仍存在明顯缺口,且合肥今年成功進入新一線城市,2025年裝配式建筑占比目標達到30%,對于裝配式建筑的需求也將持續擴張,對于合肥PC構件市場發展長期看好。
到2020年年底,廣州市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需達到30%以上,政府投資工程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比達到50%以上,在發展形勢較好的幾個區,2020年底力爭達到40%,2025年達到60%,深圳地區2020年裝配式目標達到30%,但是供給端來看,深圳當地PC裝配式生產企業只有中建海龍,且其主要目標市場針對香港地區,所以深圳地區的供給缺口較大,可以由廣州、惠州等地產能進行補給,廣、深地區市場也將面臨較好發展。
產能及利用率:增加收入的核心動力
收入主要是由價格和產能共同決定,價格一般隨行就市,PC構件廠定價能力不強,工廠需要下大力氣提高的是產能情況,PC工廠設計產能一般有兩種口徑,一種是按照混凝土攪拌站產能計算,其根據攪拌站一年能生產最大混凝土量作為PC構件廠設計產能,一種是按照工廠能夠生產部件產能計算,一般按照每日模臺數*單個模臺用砼量*臺模有效利用率*排班輪次計算,但是設計產能是在理論情況下進行計算,工廠實際運營時很難達到理想條件,因此很多工廠的設計產能偏高,與實際產量相比差距很大,我們首先需要了解哪些因素限制了產能利用率的提高,通過比較PC構件廠處理這些因素能力和實際產能,可以大致判斷出產能釋放的極限情況:
1. 季節性因素
PC構件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因素,12月-3月是行業淡季,4-10月為旺季,一方面國內春節一般在2月份,工人都需要回家過春節,開工時間會受到一定影響,另一方面,12月-3月份天氣相對比較寒冷,項目現場作業環境比較辛苦,加之混凝土硬化速度也會放緩,所以項目進度也會相應減慢,對PC構件的需求無法徹底釋放,所以一季度PC構件廠的產能利用率都不是特別高,但是折舊攤銷仍要計提,PC工廠基本處于微利狀態,4月之后由于天氣轉暖,項目推進速度開始加快,PC構件廠的產能可以得到迅速擴張,所以在評價PC構件廠產能情況時,不能唯數字論,需要考慮到PC構件行業典型的季節性因素影響。
2. 生產線種類
PC構件廠主要是使用柔性生產線和固定生產線兩種,其中柔性生產線具有產能的可伸縮性,整個生產線依靠中央擺渡車進行模臺的流轉,各個工位可以根據需要來設定其工作內容,支模、布筋、澆筑、振搗、劃線、起平及拉毛等工序能夠根據需要進行,每個構件的生產均獨立安排,避免了流水線式生產中工序等待造成的時間浪費,墻板生產的效率有明顯提高。當需要增加產能時只需要簡單增加模臺的數量即可達到擴大產能的目的,適用生產需求量較大的疊合樓板等構件。
固定模臺可生產所有混凝土預制構件,產能配置靈活,投資小見效快,對于生產超大型構件、異形構件、預應力構件等具備相應優勢。一般來講,柔性生產線占比較多的話,產能的釋放率會相對較高。
據遠大住工披露公司其柔性生產線設計產能每天為100立方,全年生產300天,每條生產線的年產能約為3萬方,筑友南京工廠共有8條生產線,其中2條為柔性生產線,5條固定生產線,1條鋼筋加工線,年設計產能為12萬方,假設柔性生產線設計產能與遠大住工相同那么固定生產線設計產能約為1.2萬方=((12-2*3)/5),約為柔性生產線的40%,綜合以上分析,我們預測固定生產線的產能約為柔性生產線的40%-50%。至于PC工廠到底應該選擇固定生產線還是柔性生產線,我們后文會進一步分析。
3. 參與深化設計程度
裝配式建筑的設計階段分為技術策劃、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和預制構件深化設計,而傳統的現澆作業并沒有技術策劃和深化設計兩個步驟,在技術策劃階段需要進行裝配式前期的方案策劃以及經濟性分析,使得項目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綜合平衡,深化設計階段要對前期的施工圖設計和預制構件設計圖進行優化設計,各專業必須統籌協調,實現預留、預埋、施工安裝預埋件等合并到一張圖中,以保證后期吊裝、施工的順利進行,可以說裝配式項目的設計環節是項目成本控制的核心環節,“兵馬未動。設計先行”,從某種意義來講,設計的優劣直接決定了項目的成敗。
特別是在深化設計階段,除了要確保預制構件的鋼筋與預留洞口、預埋件相協調,使得整體環節實現“一張圖”原則之外,還得注意盡量預制構件的設計盡量滿足標準化要求,一旦在設計階段出現問題,后期必然會出現設計變更等問題,從而造成工期的拖延,甚至會使得生產出來的構件無法使用,造成批量級浪費。
PC構件廠實際產能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構件標準化程度還不夠高
目前裝配式團隊包括設計院、甲方、PC構件廠、總包單位等一體化團隊,但是一些小的設計院承接PC裝配式建筑的經驗較少,存在對PC構件拆分不合理等情況,導致工廠無法大批量、標準化生產,造成產能低下,如果工廠前期就參與到業主的設計階段,盡可能提高項目的標準化程度,最終能夠提升產能利用率。
同時工廠對自己的工藝和設備更了解,參與到前端設計可生產更匹配、高效的產品,增加產能釋放的同時還能夠帶來成本的節約,據筑友南京工廠調研了解,參與到深化設計項目大約能節省100元/立方成本,但是工廠配備設計人員必然會增加人員工資成本,我們在智聯招聘上搜索PC設計深化師薪資,提供薪資為1萬-1.5萬元/月,我們假設設計人員工資為1.2萬,假設PC構件廠配置5個設計人員,每年設計人員工資約為72萬元,按照每立方節省100元計算,加之設計人員參與設計每平米收費再7-15元,我們簡便按照每平設計費10元計算,則每方PC構件設計業務能夠帶來70元收入(=7*10),每年承接參與設計業務需要達到4235方能夠達到盈虧平衡,假設工廠參與到前期設計階段的業務占比為30%,則工廠實際承接業務量在1.4萬方以上,參與到深化設計更加經濟,業務量較小的工廠可以按照設計圖紙進行生產。
4. 蒸養條件
PC構件在脫模之前需要達到一定的強度要求,應保證混凝土強度不低于15Mpa,傳統PC構件養護方法由自然養護、蒸汽養護、太陽能養護、紅外線養護等方式,其中常見的是自然養護和蒸汽養護兩種,自然養護條件下,達到相應的強度需要14天左右,由于養護環節是PC構件出廠之前的必要環節,養護效率對產能的釋放會存在一定的限制,所以PC構件廠柔性生產線一般會配置養護窯,使用蒸養窯在加溫加濕封閉環境下,對預制構件進行蒸汽養護,能夠將養護時長控制在在8-12小時,南方地區溫度和濕度相對更高,有利于混凝土發生水化作用,其蒸養時長相對更短一些,使用蒸養窯可以有效減少養護時間,進行脫模處理,加快生產進度,促進產能釋放。
固定生產線一般不配置養護窯,但是為了提高養護效果,可以采用鋪設蒸汽養護管道的方法進行養護,它是由一臺主機、多臺養護從機、無線溫濕度測試終端、養護終端(蒸汽管路)組成,主機通過溫濕度感應終端判斷是否需要進行養護,通過蒸汽養護管道輸送蒸汽,但是養護管道直接鋪設在生產線上,相比于養護窯而言,封閉性更差,導致其養護效率要低于養護窯。
5. 人員素質和分工
PC構件廠一條完整生產鏈條包括組模、布筋、布置埋件、混凝土澆筑、養護、脫模和成品檢驗等7個步驟,每道工序的復雜程度不同,造成每個工位的做工耗費時間差異較大,比如布料工位生產效率高僅需要10分鐘就可以完成,但是組模、布筋等工序相對較為復雜,需要花費的時間更多約在60分鐘,所以人員配置比就應該為1:6,否則就會造成部分工位的效率浪費,對于組模、布筋這些關鍵工位可以從建筑工地招聘一些熟練工擔任,能夠提高生產效率,使用蒸養窯進行養護時長基本在8-12小時,自然養護時間要更長一些,是生產工序中耗時較長的環節。
以筑友智造南京工廠為例,柔性生產線標準配備人員為25人,固定生產線略高一些,有些工廠訂單量比較充足可以達到兩班倒,其產能釋放的自然會更加充分一些。產能的釋放和工人素質也息息相關,PC構件廠都是按圖下料,要求工人具備基本識圖作業能力,在預埋鋼筋時需要嚴格按照設計圖紙進行填料,否則可能導致產品不合格造成浪費,在綁筋時對鐵銹清理不徹底可能會導致返工,除此之外PC構件廠產能釋放情況甚至和項目現場施工人員素質相關,例如歐洲雙面疊合剪力墻技術對于施工人員的素質要求較高,一般需要公司人員進行現場安裝指導,從而會對整體的項目進度產生一定的影響。
6. 產能瓶頸即高產能利用率工廠特征分析
在前一部分我們了解完限制產能釋放的因素之后,我們可以大致推斷出PC工廠產能瓶頸可能存在以下幾方面:
(1) PC工廠面積的大小會限制其后期產能擴張的上限;
(2) 堆場面積會限制產能釋放,很多工廠生產過程中需要占用大量的堆場,一旦堆場占滿,產能就遇到了瓶頸;
(3) 蒸養條件會是潛在的產能瓶頸,由于蒸養時間在8-12小時,其余生產節拍需要配合蒸養進行,柔性生產線最多只能實現兩班倒,而固定生產線上蒸養條件相對更差,生產排班只能到達一班倒,所以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產能的上限。
產能利用率較高的工廠應該具備以下條件:
(1) PC工廠位于市場價格高的地區,其市場需求較多,產能利用率普遍較高。
(2) 柔性生產線配置比例較高的工廠,往往產能較大,利用率也較高;
(3) 工廠參與前期深化設計的程度越高,其產品的標準化程度越高,產能釋放率越充分;
(4) PC工廠蒸養設施越完備,蒸養效率越高,其產能利用率越高;
(5) PC構件廠人員素質越高,技術越熟練,產品質量愈可以得到保證,有利于產能的釋放。
逐一擊破:拆解成本結構,多維度分析內在差異
提高PC構件廠經營效益,除了想辦法提高收入外,成本管控是重要一環,也是提高毛利率的重要方法,PC構件成本構成中主要有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模具成本以及其他制造費用如折舊攤銷等等,具體構成比例我們參考孫璐艷等人2019年以某裝配式項目實例中的分析,材料成本約41%,人工成本占到27%,機械(模具、蒸養、臺模)成本約為10%,運輸費用8%,措施費為1%,管理費加利潤占比約為13%。
PC構件中材料、人工以及模具的成本幾乎占到總成本的80%,本部分針對材料、人工、模具等方面的成本狀況進行詳細剖析。
1. 材料成本:相對穩定,仍有辦法實現降本
PC構件中材料成本占比較高,其主要是鋼筋和混凝土,以筑友南京工廠為例,其PC構件平均售價為2800元左右,PC構件中每方平均要使用145公斤鋼筋,其價格約在4元/公斤,自拌混凝土成本大約為450元,每方材料成本約為1030元,約占價格的36.78%,與上述成本構成基本一致。南京地區7月7日建筑螺紋鋼價格顯示每噸價格為3700元,據中國水泥網顯示目前合肥地區C30商業混凝土價格為550元/方左右,鋼筋和混凝土價格各地會有市場指導價,PC構件廠在這方面沒有太大的議價能力,但是PC構件廠仍然可以想辦法降低成本:
場地允許情況下,可以自建混凝土攪拌站,使用自拌混凝土,可以節省掉相關的運輸成本,其價格比商混便宜100元/方左右,根據愛采購信息顯示一座HZS120混凝土攪拌站價格為780萬元,其產能每小時約為120方,假設每天生產8小時,一年生產300天,攪拌站產能約為28.8萬方,假設折舊年限為5年,則每年攪拌站的折舊費用約為156萬元,一般混凝土攪拌站需要配置站長1名,生產主管1名,車隊司機1名,設備管理人員1名,鏟車司機1名,設備操作人員1名,攪拌站實驗員1名,假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8萬元,配套人員工資每年約56萬元,每年自建攪拌站成本約212萬元,按照每方自拌混凝土節省100元計算,則每年PC工廠需要生產2.12萬方構件能夠達到盈虧平衡。
2. 人工成本:勞務外包抑或自營模式,產效才是關鍵
中國勞動工人價格逐年上漲,且工資增速也在逐漸加快,人工成本在PC構件中占比越來越高,人工成本逐年上升的情況下,PC構件廠為了降低人工費用占比只能通過加大人均日產量進行攤薄,不同PC構件廠人均日產量差距較大,行業日均產量在0.5-0.8方左右,但是有些工廠柔性產線人均能夠達到2方左右,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柔性生產線和固定生產線之間的效率差異(柔性生產線和固定生產線人均日產能差異具體見下文5.1.),另一方面也和人工的素質、工廠的管理水平、生產安排計劃等細節息息相關。
為了降低人工成本,有些PC構件廠選擇將勞務進行外包,通過和勞務公司簽訂派工合同,對工人進行組織生產,使用勞務外包方式一般工資成本比自有員工更低,且可以在“五險一金”上按照更低標準進行交付,整體的顯性成本更低,但是也存在著派遣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難于管理等方面的問題。自有工人工資和福利待遇更高,在產能需求不足時仍然需要支付定額工資,會帶來一定的成本負擔,但是由于自己培養的產業工人,素質相對更高,產品質量也更有保證。
河北雪龍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網站備案號:冀ICP備11006605號-4